从10月到现在,我们一直坚定加仓
(资料图片)
紧赶慢赶,总仓位75%,离80%的目标还差一点
(组合有支基金分红,收益有误差)
上证已经涨到了3200,是仅剩的重仓机会
近期,会择机,迅速加仓到80%左右。
为何,急吼吼的重仓
因为平衡型组合很少跌,长期缓慢的涨。
只有大熊市是极好的建仓机会。
其他时候,会不断抬高建仓成本。
(点击查看大图)
一旦市场走好,越定投,成本越高
平衡型组合上线时,上证指数3250点,如果上线时一次性买入平衡型组合,现在上证指数3195左右,平衡型盈利4.5%。
我们定投收益只有3.9%。
上证指数3250时一次性买入,也比我们定投收益高。
再定投下去,成本只会越来越高。
择机找个回调机会,把剩余的仓位加够,
3200,尽快重仓。
仓位上够,后面躺着就行!
当然,任何时候,重仓,心理压力都很大。
需要对组合足够的了解,足够的明白,才能心安。
今天,我再把平衡型组合的详细逻辑介绍一下
这篇文章,之前发过,看过的,可以只看数据更新。没看过的,以及没理解透彻的朋友,务必仔仔细细的消化一下。
--------
01
平衡型接近新高了
熊市跌的坑,平衡型已经填上了
大部分基金还在回本的路上,而平衡型离历史新高仅差0.35%,马上就历史新高!
很多人总觉得平衡型组合跌的少,那涨的也少。
事实上,这是完完全全的错觉
平衡型组合涨的并不少。
平衡型组合与主要指数,2018年来收益对比
平衡型完爆各大指数,不仅收益完爆,回撤也完爆(最大回撤仅12.8%)
平衡型组合与明星基金,2018年来收益对比
收益没有落后,回撤只有明星基金的四分之一左右。
不管从哪个角度,和哪个指数或基金硬碰硬的比,平衡型组合收益都不差。
很多人觉得跌的少,必然涨的少
但事实上,平衡型组合,完全打破了这个固有认知。
不仅跌的少,涨的还多。
这才是我们今年如此兴奋的原因
02
为何平衡型能跌的少,涨的多?
平衡型最终收益高,第一功劳就是跌的少
做一个有趣的测试,用直觉判断下面两种投资产品谁更优秀:
产品A:第一年赚60%,第二年亏40%,第三年赚60%,第四年亏40%,以此类推。
产品B:各年份收益5%。
估计多数人会选产品A。
“赚60%,亏40%,差不多还赚20%嘛”
然而,事实果真如此吗?
我们假设每种产品都买一份,放十年,结果如下表。
十年下来,感觉不错的产品A,不赚反亏18%。
平平无奇的产品B,赚了63%。
看图的话更加直观。
产品A,赚的多,亏的也多,反复震荡,趋势向下。
产品B平稳上升,由于观察的年份比较短,呈直线状。
如果把周期拉长,是一条越涨越快的指数曲线。
比如我们看50年,复利的威力十分恐怖,涨了11倍
没错,你的直觉欺骗了你,产品B完爆产品A。
第一年赚60%,第二年亏40%,并不是赚20%,而是亏4%。
平衡型过去5年,的收益和回撤情况。
平衡型更像产品B,每年都不亏,收益不断累积
明星基金更像产品A,第一年涨30%,第二年又跌20%。
最终的收益,平衡型并不比明星基金差
平衡型最终收益高,第二功劳就是一直涨
平衡型的收益来源,并不依赖单个行业,也不依赖某个市场风格,只要市场涨,就能跟涨。
当其他基金风口过了,开始下跌,平衡型还能继续跟着市场涨。
最终收益反超。
平衡型组合与蔡蔡的对比,就是典型。
2021年是个非常大的分水岭,2021,平衡型还在继续涨,蔡蔡开始下跌。2022年,平衡型跌的很少,蔡蔡继续大跌,最终平衡型收益反超,持续跑赢。
03
为何如此反常识?
跌的少,还能涨的多,怎么可能呢?背后到底是啥原因呢?
背后最大的原因是组合内各基金以绝对收益为目标。
他们的目标就是每年赚钱
所以他们很害怕泡沫,涨起来有泡沫了,就赶快卖掉,换已经跌透的行业。
结果就是泡沫破裂时,他们早跑了,跌的少。跌透的行业已经跌无可跌,基本面反转涨起来,他又能跟涨。
以组合里的一个持仓基为例
2022年4月份,这个基金逆势抄底新能源,6-7月份涨起来,这个基金就把新能源卖了,抄底医药。
去年12月来,医药开始反弹,基金也逐步上涨。
最终的结果就是跌的少,涨也能勉强跟上市场。
这个基金过去12年,只有3年小亏,其他时候都是赚的。
再以组合里的另一个基金为例
这个基金主要做困境反转,2022年取得了11%的正收益。
但这个基金2022年靠重仓什么行业赚的呢?
大家肯定想不到,靠重仓航空和免税行业。
航空是前几年人人喊打的行业,年年巨亏
但航空极致的利空也跌透了,跌无可跌,他埋伏了一年多,今年迎来了收获。
航空一旦涨起来,开始有泡沫,他又会换到其他行业
就是这样,极致的害怕泡沫,极致的追求别人未发现的价值。
这个基金过去几年的收益是这样的。
再讲一个组合持仓的基金
这个基金2022年也取得了8.8%的正收益
但这个基金靠什么行业赚的呢?
大家可能更想不到,直接看持仓吧
都是人人嫌弃的传统行业
靠在传统行业,挖掘被人遗弃的价值股,竟然是赚的
这个基金经理,最大的优势是财务出身,对企业真实利润,真实现金流研究很深。
能挖掘出别人难以发现的价值。
这个基金过去几年收益是这样的
组合里另外5支基金,他们控制回撤,赚收益的方法又不一样。
限于篇幅,就不一 一展开了
总结下来就是,他们极度害怕泡沫,一旦有泡沫就跑了
从来不抱团,大部分持仓是没人关注的冷门股,已经跌透的股。
最终的结果就是跌的少,涨的多。
而且,他们持仓非常分散,各个行业都有,没有行业依赖也没有风格依赖,只要市场涨,就能跟着涨。
最终收益走势就是下图这样
04
都是优点,没有缺点?
有缺点!
平衡型组合最大的缺点是涨的慢。
(1)在牛市的急涨期是跑输的
牛市急涨期,激进基金涨50%,平衡型组合只能涨30%左右。
比如2020年,平衡型组合是跑输坤坤、兰兰、春春的。
(2)极致风格时期,组合也会跑输踩中风口的基金
比如2021年,组合虽然也是涨的,但跑输重仓新能源的基金。
不过,平衡型组合虽然涨的慢,但一直涨,最终收益都能追上。
跑输期间,可能会影响心态,这是组合唯一的缺点了
05
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?
除了前面讲的优势,
最吸引我的地方是风险很低
我几百万投基金,前2年被基金的风险整怕了,尤其是经历互联网,三观都被毁了,现在说啥我都不信了
只有极致的低风险,我才敢大力重仓。
组合持有8支基金,每只基金风格完全不同,每个基金分散持有10来个行业,几十只股票,持仓股基本没有重合,极致分散。
这些股票,都是基金经理深度挖掘,泡沫小,估值低,价值大,比较冷门的股票。
不会踩高估值、无底洞跌的雷
不会踩互联网这样单一行业暴跌的累
也不会踩市场抱团新能源,自己持有茅指数暴跌的雷
高估值泡沫雷、单一行业雷、市场风格雷、机构抱团雷统统都规避了。
再踩雷暴跌的风险几乎没有了
只剩最后一个雷,基金经理是人,有不确定性。
明年,我们会把平衡型扩充到12-16支基金,并且实行赛马机制,表现不行的,直接淘汰。进一步降低单个基金经理的风险。
我天天反复琢磨,还有啥雷,想了一年,没想到还有啥雷,今年才敢重仓。
06
目前组合就剩一件事了,大熊市重仓,别追高买入
今年,我们不断加快建仓速度,但到现在只有75%的仓位,离80%的仓位目标还有距离。
趁着市场还在低位,我们会继续加快建仓。
这一波会直接加到80%的仓位,
大熊市末期重仓平衡型组合!
对平衡型感兴趣的朋友,可以直接在雪球基金(原蛋卷)或天天基金内sou“永动机”,选择平衡型组合,一键跟投。
抓紧最后的机会,不要等涨上去了再追高。
要么现在敢上仓位,要么就忍住不投。不要犹犹豫豫。
温馨提示:投资有风险,入市须谨慎,以上观点仅个人思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北方财富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1034106号-50 联系邮箱: 55 16 53 8@qq.com